《 重金屬之旅 》深入淺出 激勵人心的重金屬音樂喜劇!

《 重金屬之旅 》(Heavy Trip)

導演: 裘索拉提歐、尤加維迪葛倫
演員: 約翰納斯何婁派納、山姆利亞斯奇歐、安迪海基寧、馬克斯歐瓦斯卡、Chike Ohanwe

 

“搖滾樂與重金屬與青少年電影”

搖滾樂做為跨越世代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自然與青少年成長電影與公路電影間密不可分,如《 搖滾新世代 》(Detroit Rock City)、《 成名在望 》(Almost Famous)甚至是《 壁花男孩 》(The Perk of Being a Wallflower )多不勝數。

雖然發源自搖滾,但重金屬早已有別於搖滾而自成一派。
但由於音樂基調與主流文化的差異,使得我們很難見到與重金屬有強烈關聯的電影,除了早年基努李維主演的《 阿比與阿弟 》(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 反斗智多星 》(Wayne`s World),近幾年也開始慢慢出現相關題材而且類型不一的優秀電影,如 《 黑死性高潮 》(Deathgasm) 《 無悔的青春 》(Metalhead),前者善用了許多重金屬音樂文化元素並結合本身就息息相關的B級恐怖片元素,再加上精心挑選的Soundtrack,娛樂度滿點。
後者我們先撇除那個”有點”問題的中文譯名,《 無悔的青春 》藉由音樂(特別是黑金屬)來討探家庭關係及精神創傷與創作之間的關聯,在音樂相關的元素呈現上十分優異外,其攝影風格及情感亦十分的細膩且抑鬱悲傷,如果能夠接受步調較慢的歐洲電影的話個人十分推薦這部。
而在今年年初知名的挪威黑金屬場景紀實書藉《混沌之主(暫譯)》(Lord of Chaos)也以犯罪推理電影的形式被翻拍並於日舞影展首映,而導演則是由執導過多部知名藝人MTV及音樂紀錄片,極端金屬開山祖師樂團Bathory的前鼓手Jonas Åkerlund執導。

 

故事大綱

四個住在芬蘭鄉下小鎮的死黨,一起躲在地下室co歌玩了12年的團,陰錯陽差下獲得了在挪威北角的「天誅地滅音樂祭」演出的機會,這群被鄉親視為魯蛇的金屬頭好兄弟們為了這場能夠出人頭地的重要演出,在排除萬難的同時也鬧出了不少笑話,究竟主角Turo與他一幫好兄弟是否能完成演出並順利抱得美人歸呢?.

 

“個性鮮明的團員”

雖然片名直翻 Heavy Trip,但其實本片真的在road trip的部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反而把焦點放在敍述這一班好兄弟的日常生活以及玩團的瑣事上。故事主線由主角Turo推進,但其他成員的個性卻也建構的相當完整並且辨識度極高令人印象深刻,所以與其說本片是一部公路電影,其實更像是這部電影另外一個名字”A Band Called Impaled Rektum”「名叫插爆直腸的樂團」,一個關於樂團與玩團的故事,樂團才是主角!
但也因為有60%以上的時間放在角色塑造上,使得本片前段的節奏稍稍有點緩慢但這無損本片的喜劇節奏,相反的導演利用了大量的一般人對於金屬頭的刻板印象,以及一堆荒謬卻真實的樂迷百態,賦與了本片一種獨特的可愛喜感外,也讓每位角色印象能夠深植觀眾的內心 。

(上:[bass]Pasi a.k.a Xytrax
左:[guitar]Lutvonen   右:[drum]Jynkky
下:[vocal]Turo)

 

“漸入佳境的喜劇節奏”

如同一首經典的重金屬歌曲,漫長的鋪陳後一定需要來一段猛爆暢快的solo來讓氣氛達到最高潮。等到這群好哥兒們真的開始了這趟”heavy trip”的同時,本片開始用一種很恐怖的方式變拍飇速,先前所有的角色鋪陳在此處猶如一綑綑TNT般直接炸開,所有的笑點就像是經過精密計算的鼓點般其來有自,而每一次的笑點都會讓你更加的喜愛上「插爆直腸」這個樂團的每一位團員。

(Youtube上有以主角Turo帳名上傳Impaled Rektum的成名曲 )
( Symphonic post apocalyptic reindeer-grinding-Christ-abusing extreme war pagan Fennoscandian metal )

 

“由內而外的重金屬元素”

本片在音樂相關元素上的著墨深入淺出,首先找來了芬蘭speed metal樂團騰雲(Stratovarius)的bass手 Lauri Porra 擔綱音樂總監,因此不時的可以在電影中聽到許多經典的金屬名曲及橋段,這有待大家自己發掘其中的樂趣(或是等OST發行)。而重金屬文化以及玩團的奇人佚事更大量的被移植進電影之中,「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部電影裡絕對是成立的。有一點資歷的樂迷不妨注意看看bass手Pasi a.k.a Xytrax在整部戲裡到底用了多少梗!
另外,本片中還設定了兩名的反派,一是Turo心儀女孩的警察父親,另一是與Turo笑想同一個女孩的流行情歌歌手,用一種奇妙的方式反轉兩位角色背後的代表意涵,並以此將重金屬勇於挑戰主流觀點以及不順應潮流的精神凸顯了出來。

(We made the mountains shake with laughter as we played
Hiding in our corner of the world
Then we did the demon dance and rushed to nevermore
Threw away the key and locked the door
[Chorus]
Oh, they say that it’s over, yeah
And it just had to be
Yes, they say that it’s over
We’re lost children of the sea
from Children of the sea
BY Ronnie James DIO[1942~2010])

 《 重金屬之旅 》是近年難得一見,適合閣家觀賞的重金屬音樂喜劇。導演利用豐富的重金屬音樂文化場景建構出了鮮明且極具辨識度的角色,也利用這些鮮明的角色做為喜劇前段的set up,而後段在一伙人重裝上路後則將這些set up化為blast beat(或說機關槍)般的連番punch(笑點),而且一拳接一拳還愈打愈大力,特映場在最後時根本可以用全場沸騰來形容不為過。
而深厚的重金屬場景文化除了體現在音樂外也充斥在每個角色的言行及台詞上,深入淺出。就算對重金屬音樂不甚了解,把本片單純當做是一部激勵人心的音樂喜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是有一點點資歷的重金屬樂迷,本片所蘊藏的各種致敬彩蛋保證能夠讓你的觀影過程充滿更多意想不到的樂趣!!!

而「挫屎總比便秘好」這句台詞所傳達出放手一搏的正面態度,不只貫串全片也成為整片精神的最佳註解!

《 重金屬之旅 》預告片

感謝聯影電影異端者邀請試映

2 Responses

  1. 我本人也是一個重金屬成癮患者,在台灣這種重情歌、流行音樂的地方,金屬大多都只能在地下生存。我喜歡這篇文章,小邊說得非常好。起源同嘻哈一樣,一個是英國最低階藍領的音樂,一個是哈德遜河鄰近的貧民窟的音樂。這故事告訴我們,那怕是失敗,怕的是醫生只有這一次機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